>氣體分類
特種氣體
電子氣體
標準氣體
高純氣體
工業氣體
稀有氣體
液態氣體
醫用氣體
>管道工程及配件
氣體匯流排
配套產品

電子氣體主頁 > 電子氣體 > 氨氣


氨氣

純度:99.999%;99.99999% 包裝規格:44L

點擊購買

訂購熱線:028-84791130


點擊詢價
產品參數 產品用途 儲裝運輸 注意事項 急救處理

基本信息:

 氨氣 純度:99.999%  超高純:99.99999%

 中文名 :氨氣       

 英文名 :Ammonia

 化學式 :NH3         

 分子量 :17.031          

 CAS登錄號 :7664-41-7

 熔    點:77.7℃     

 沸    點:33.5℃          

 水溶性:極易溶于水

 密    度:0.771g/L

 外    觀:無色有刺激性惡臭的氣味

 應    用:用作制冷劑及制取銨鹽和氮肥

物理性質:

NH3用于制氨水、液氨、氮肥(尿素、碳銨等)、HNO3、銨鹽、純堿,廣泛應用于化工、輕工、化肥、制藥、合成纖維、塑料、染料、制冷劑等。

 

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復合肥料,氨作為工業原料和氨化飼料,用量約占世界產量的12%。硝酸、各種含氮的無機鹽及有機物中間體、磺胺藥、聚氨酯、聚酰胺纖維和丁腈橡膠等都需直接以氨為原料。此外,氨作為生物燃料來提供能源,液氨常用作制冷劑。

 

氨的代謝

 

氨是一種劇毒物質,腦組織對氨的作用尤為敏感,需要及時處理以免在組織中堆積。正常人除門靜脈血液外,血液中氨的濃度極低,一般不超過60μmol/L(0.1mg/dl)。 

氨氣對接觸的皮膚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,可以吸收皮膚組織中的水分,使組織蛋白變性,并使組織脂肪皂化,破壞細胞膜結構。氨的溶解度極高,所以主要對動物或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,常被吸附在皮膚粘膜和眼結膜上,從而產生刺激和炎癥??陕楸院粑览w毛和損害粘膜上皮組織,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,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。氨通常以氣體形式吸入人體,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,與血紅蛋白結合,破壞運氧功能。進入肺泡內的氨,少部分為二氧化碳所中和,余下被吸收至血液,少量的氨可隨汗液、尿液或呼吸排出體外。

  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后可出現流淚、咽痛、聲音嘶啞、咳嗽、痰帶血絲、胸悶、呼吸困難,可伴有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乏力等現象,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、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,同時可能發生呼吸道刺激癥狀。若吸入的氨氣過多,導致血液中氨濃度過高,就會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的停搏和呼吸停止,危及生命。

  長期接觸氨氣,部分人可能會出現皮膚色素沉積或手指潰瘍等癥狀。 室內空氣中氨氣主要來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泥土添加劑。添加劑中含有大量氨內物質,在墻體中隨著溫度、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而還原成氨氣釋放出來。


清除污染 

 

如果患者只是單純接觸氨氣,并且沒有皮膚和眼的刺激癥狀,則不需要清除污染。假如接觸的是液氨,并且衣服已被污染,應將衣服脫下并放入雙層塑料袋內。

 

如果眼睛接觸或眼睛有刺激感,應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20min以上。如在沖洗時發生眼瞼痙攣,應慢慢滴入1~2滴0.4%奧布卡因,繼續充分沖洗。如患者戴有隱形眼鏡,又容易取下并且不會損傷眼睛的話,應取下隱形眼鏡。

 

對接觸的皮膚和頭發用大量清水沖洗15min以上。沖洗皮膚和頭發時要注意保護眼睛。

 

病人復蘇 

 

應立即將患者轉移出污染區,至空氣新鮮處,對病人進行復蘇三步法(氣道、呼吸、循環)。

 

氣道:保證氣道不被舌頭或異物阻塞。

 

呼吸:檢查病人是否呼吸,如無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氣。

 

循環:檢查脈搏,如沒有脈搏應施行心肺復蘇。


初步治療 

 

氨中毒無特效解毒藥,應采用支持治療。

 

如果接觸濃度≥500ppm,并出現眼刺激、肺水腫的癥狀,則推薦采取以下措拖:先噴5次地塞米松(用定量吸入器),然后每5分鐘噴兩次,直至到達醫院急癥室為止。

 

如果接觸濃度≥1500ppm,應建立靜脈通路,并靜脈注射1.0g甲基潑尼松龍(methyl—prednisolone)或等量類固醇。(注意:在臨床對照研究中,皮質類固醇的作用尚未證實。)

 

對氨吸入者,應給濕化空氣或氧氣。如有缺氧癥狀,應給濕化氧氣。

 

如果呼吸窘迫,應考慮進行氣管插管。當病人的情況不能進行氣管插管時,如條件許可,應施行環甲狀軟骨切開術。對有支氣管痙攣的病人,可給支氣管擴張劑噴霧。

 

如皮膚接觸氨,會引起化學燒傷,可按熱燒傷處理:適當補液,給止痛劑,維持體溫,用消毒墊或清潔床單覆蓋傷面。如果皮膚接觸高壓液氨,要注意凍傷。

 

誤服者給飲牛奶,有腐蝕癥狀時忌洗胃。

 

泄漏應急處置措施 

 

氨對人體生理的影響氨無色具有強烈的刺激臭味,對人體有較大的毒性。氨氣慢性中毒會引起慢性氣管炎、肺氣腫等呼吸系統病,急性氨中毒反映在咳嗽不止、憋氣等。

 

(1)少量泄漏。

 

撤退區域內所有人員。防止吸入蒸氣,防止接觸液體或氣體。處置人員應使用呼吸器。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局限空間,并加強通風。只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。泄漏的容器應轉移到安全地帶,并且僅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打開閥門泄壓??捎蒙巴?、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。收集的泄漏物應放在貼有相應標簽的密閉容器中,以便廢棄處理。

 

(2)大量泄漏。

 

疏散場所內所有未防護人員,并向上風向轉移。泄漏處置人員應穿上全封閉重型防化服,佩戴好空氣呼吸器,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后,用噴霧水流對泄漏區域進行稀釋。通過水槍的稀釋,使現場的氨氣漸漸散去,利用無火花工具對泄漏點進行封堵。

 

向當地政府和“119”及當地環保部門、公安交警部門報警,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;事故發生的時間、地點、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、危險程度;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、電話。

 

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的液氨,防止泄漏物進入陰溝和排水道,增強通風。場所內禁止吸煙和明火。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,要堵漏或翻轉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。要噴霧狀水,以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云的流向,但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。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、下水道、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。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受限空間。清洗以后,在儲存和再使用前要將所有的保護性服裝和設備洗消。

 

火災應急處置措施 

 

在貯存及運輸使用過程中,如發生火災應采取以下措施:

 

(1)報警:迅速向當地119消防、政府報警。報警內容應包括:事故單位;事故發生的時間、地點、化學品名稱、危險程度;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、電話。

 

(2)隔離、疏散、轉移遇險人員到安全區域,建立500m左右警戒區,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,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外,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,并迅速撤離無關人員。

 

(3)消防人員進入火場前,應穿著防化服,佩戴正壓式呼吸器。氨氣易穿透衣物,且易溶于水,消防人員要注意對人體排汗量大的部位,如生殖器官、腋下、肛門等部位的防護。

 

(4)小火災時用干粉或CO2滅火器,大火災時用水幕、霧狀水或常規泡沫。

 

(5)儲罐水災時,盡可能遠距離滅火或使用遙控水槍或水炮撲救。

 

(6)切勿直接對泄漏口或安全閥門噴水,防止產生凍結。

 

(7)安全閥發出聲響或變色時應盡快撤離,切勿在儲罐兩端停留。

 

氨的職業危害預防措施

 

(1)氨作業工人應進行作業前體檢,患有嚴重慢性支氣管炎、支氣管擴張、哮喘以及冠心病者不宜從事氨作業。

 

(2)工作時應選用耐腐蝕的工作服、防堿手套、眼鏡、膠鞋、用硫酸銅或硫酸鋅防毒口罩,防毒口罩應定期檢查,以防失效。

 

(3)在使用氨水作業時,應在作業者身旁放一盆清水,以防萬一;在氨水運輸過程中,應隨身攜帶2~3只盛滿3%硼酸液的水壺,以備急救沖洗;配制一定濃度氨水時,應戴上風鏡;使用氨水時,作業者應在上風處,防止氨氣刺激面部;操作時要嚴禁用手揉擦眼睛,操作后洗凈雙手。

 

(4)預防皮膚被污染,可選用5%硼酸油膏。

 

(5)配備良好的通風排氣設施、合適的防爆、滅火裝置。

 

(6)工作場所禁止飲食、吸煙、禁止明火、火花。

 

(7)應急救援時,必須佩帶空氣呼吸器。

 

(8)發生泄漏時,將泄漏鋼瓶的滲口朝上,防止液態氨溢出。

 

(9)加強生產過程的密閉化和自動化,防止跑、冒、滴、漏。

 

(10)使用、運輸和貯存時應注意安全,防止容器破裂和冒氣。

 

(11)現場安裝氨氣監測儀及時報警發現。





氨氣 - 騰龍平臺客服-15758686663 首頁 高清韩国一级婬片A片